拉格朗日重型工程舰作为资源采集的核心单位,其生存能力直接影响资源获取效率。该舰船配备基础防卫系统,包括SG-1180A型通用火炮和AC-10型战机通用装甲,虽非专为战斗设计,但通过合理配置仍能应对突发威胁。关键在于优先强化装甲系统与动力系统,提升护甲值与闪避率,同时利用曲率引擎快速脱离交战区域。工程舰的防御性能依赖于模块调校,建议将技术点分配至能源转化系统和动力系统,确保遭受攻击时能迅速启动应急推进器。
实战中需避免单独行动,工程舰应始终与护航编队协同作业。常规配置是将X20型与防空型护卫舰(如光锥级)混编,利用后者拦截敌方战机或导弹。若遭遇伏击,立即启用计划圈增援功能,调用附近舰队支援。重型工程舰的露天平台虽增加仓储容量,但也成为结构弱点,因此需优先修复受损部位。维修无人机系统CET-100型可自动修复舰体,但需提前在基地船坞完成相关科技升级。
针对不同攻击类型需采取差异化策略。对抗高爆武器时,依赖护甲抗性;面对能量武器则需强化能量抵抗模块。重型工程舰的指挥系统XC-3000型可优化武器响应速度,但火力有限,不建议主动接战。若敌方以攻城无人机为主力,可临时调整编队,加入诺玛M470重型登陆舰提供对地火力压制。采矿任务中,优先选择中低威胁矿区,并通过前哨站连接资源点减少暴露风险。
加入活跃同盟可共享封锁警戒情报,利用同盟成员的封锁舰队削弱周边敌对势力。工程舰撤离时务必通过增援指令快速返回基地,避免单独航行暴露坐标。若资源允许,可为X20型加装脉冲武器干扰模块,干扰敌方锁定系统。尽管重型工程舰的防御存在上限,但通过战术预判和科技强化,仍能最大限度保障资源运营的稳定性。
最后需注意,工程舰的防御效能与玩家操作习惯密切相关。定期检查战报分析损伤模式,针对性调整技术点分配。在星系迁移或大规模战役期间,可暂时缩减采矿规模,集中资源强化防御型舰船生产线。重型工程舰的生存并非孤立课题,而是资源管理、舰队编成与战术决策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