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迁移或区域切换本身不会直接消耗常规资源(如金属、晶体、重氢),但执行迁移操作需满足特定条件并消耗前哨站指挥中心这一建筑单位。迁移过程中若未妥善处理资源采集舰队或防御部署,可能间接导致资源损失。迁移后需重建前哨站以恢复区域控制能力,这将消耗基础建设资源。
区域切换的核心机制是通过前哨站指挥中心发起基地迁移指令,该操作会拆除原有前哨站建筑。虽然迁移本身不扣除仓库资源,但需注意两点:迁移前必须确保目标区域已通过前哨站完成坐标定位,建立新前哨站需消耗金属和晶体;若迁移时工程舰正在外采集资源且未及时召回,可能导致已采集未运输的资源丢失。因此建议在迁移前清空工程舰货舱并终止所有采集计划。
迁移后的资源获取效率可能受新区域环境直接影响。金属带、晶体带等特殊资源区需重新对接,未及时建立资源采集体系会导致产量下降。与资源带对接的前哨站被拆除后,原资源带将重新变为可争夺状态,其他玩家可能抢占该区域。若需维持资源供给连续性,应在迁移前规划好新区域的资源点布局,并预留建设新采矿平台的资源。
从战略层面看,频繁切换区域会延缓整体发展进度。每次迁移后需重建防御设施和采矿网络,消耗的时间成本可能超过资源收益。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主动迁移,除非当前区域资源枯竭或遭遇持续军事压制。对于必须迁移的情况,建议选择资源富集度高且靠近同盟控制区的安全位置,以降低重建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细节上,计划圈的重新部署是迁移后的关键步骤。初始计划圈数量受基地等级限制,需优先覆盖资源采集点而非战斗区域。部分玩家误认为迁移能重置计划圈数量,实际该功能仅清除现有计划圈而非增加上限。合理分配计划圈至工程舰采集路线,可最大限度减少因迁移导致的资源断档期。
最终结论是:区域切换属于战术决策而非资源消耗行为,其成本主要体现在时间投入和机会损失。玩家需综合评估目标区域发展潜力、同盟支援力度及敌方威胁程度,确保迁移后的资源收益能覆盖重建成本。保持至少20万金属和5万晶体的储备,可应对大多数突发性迁移需求。